上海到泉州专线
现在时刻:

新闻中心

外资合作起争议

来源:linghan56.com 发布时间:2011/8/20 浏览次数:

      上海到泉州物流渤海漏油事件的阴影尚未散去,广东大亚湾石化区中海油炼油厂又于11日凌晨发生爆炸,作为此前被公认的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管理模式最西化、运营效率最高的中海油一时间陷入了各种口诛笔伐。
      业内人士分析,近几年,对于急于扩张的中海油而言,上海到泉州专线开足马力、加大生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的“海上大庆”计划,但由此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随之日益明显。
      中海油一名内部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海上作业平台,还是陆上炼化项目都面临着非常大的生产压力,这也一定程度加大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集团的产量计划决定了各条战线不得不加大生产,上海至泉州物流每个环节的产量都被紧密跟踪,公司内部因此还下发了保产保量的文件。”上述中海油人士说。
      今年4月22日,中海油公布位于渤海湾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发生故障,上海到泉州物流导致“渤中28-2南”等四个自营油田关闭,涉及日产量约3.9万桶。
      半个多月后,中海油渤中34-1北区块实施钻井作业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再次发生溢油事故。而早在2009年9月,中海油旗下海南福山油田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发生漏油事故,油田输送油管发生渗漏,对附近的一个小水库,以及当地一个村庄的200亩水田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中海油惠州炼厂投产后销售收入和盈利情况都非常可观,上海到泉州专线加之华南地区成品油需求旺盛等因素都刺激了中海油积极加大产能。”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与此同时,中海油为加大海上油田的开发,大量资源采用国际招标,不断引入国外石油公司参与合作的做法也成为其遭人诟病的另一大原因。
      外资合作起争议
      与中石油、中石化不同的是,上海至泉州物流在中海油投入的诸多项目,尤其是海域开采区块中都可找到外资企业的身影。本报记者了解到,中海油在与国外公司的合作模式主要采取外方企业负责作业,中海油则负责其他相关事宜。双方权益一般为中海油占51%而外方占49%,开采生产出的石油由双方按照权益来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