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泉州专线
现在时刻:

新闻中心

上海到泉州专线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有效性

来源: 发布时间:2012/3/31 浏览次数:

上海到泉州专线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发展现代传播体系”的要求,凸显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特色学术和优势学科,提高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让中华文化融入世界,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不同类型高校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一是培养国外优秀中医药人才,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充分利用中华优秀文化——中医药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大力开拓海外教育市场,近3年来吸引了来自52个国家的3801名留学生,其中,学历留学生占全校全日制生的9.53%,上海到泉州专线占长期留学生的80%。2004年,该校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开设了第一个被泰国教育部列入专业目录的中医六年制本科专业。此外,学校还相继与日本滋庆学园、马来西亚国际医科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海外教育机构联合培养中医学研究生,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的国粹。

 http://www.lhquanzhou.com/news/frdf556.htm

  二是拓展文化传播途径,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有效性。为把中国学界的全球化学术视角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复旦大学创办了《复旦人文社会科学论丛(英文刊)》(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上海到泉州专线,这是全国高校首家文科学报英文刊。该刊的出版发行受到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重视,也得到著名国际出版集团Springer的高度关注,目前已被全球六大社会科学索引数据库全文收录,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在海外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以构建全球最完善的“中国文字数字化专家平台”为基础,坚持服务国家语言文化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国际辐射范围。该中心2003年在德国波恩大学建立“汉字文化研究所”,落成欧洲第一座“中国文字数字化博物馆”,引起国际传媒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又与韩国联合创建“韩国汉字研究所”,合作创办韩国首家汉字研究学术刊物《汉字研究》,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字走向世界搭建了新平台。

本文章来源:http://www.lhliuz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