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泉州专线
现在时刻:

新闻中心

为什么公众这一次会对“一块钱的事”如此耿耿于怀和斤斤计较?

来源:www.66083797.com 发布时间:2012/6/21 浏览次数:

五六月国内油价两连跌,上海北京部分加油站油价甚至跌至“6元时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期搭着高油价顺风车跟涨的物流快递、日化产品、出租车燃油附加费却还没回到原点。尤其让公众耿耿于怀的是因“价格联动”和“油价传导”涨上去的1元燃油附加费,油价涨的时候,跟涨是那么迫不及待只争朝夕,油价跌下来了,联动跟跌却是那么难。

油价跌了,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不跟跌,对很多打车者而言,不过是多付一块钱而已。一块钱,在这个丰裕的时代已经非常微不足道了,通胀之下,一块钱能买到的东西已经非常少了,甚至掉路上可能都不会立刻有人捡起来。为什么公众这一次会对“一块钱的事”如此耿耿于怀和斤斤计较?

http://www.lhquanzhou.com/news/are5r7689.htm

公众斤斤计较的不只是一块钱,而是一块钱中包含的公民权利,还有一块钱背后垄断行业的强势与霸道。一块钱再细微,但它是公民财产权的象征。按照常情常理常识和市场规则,油价跌了,那些因油价上涨而联动上涨的物价,就应该相应降价,1元燃油附加费就应该取消。市场经济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市场中也没有只升不降的价格——可我们的油价和出租车价并非由市场定价,而是政府定价,虽然是价格联动,但并非自然的联动,上海调价权仍掌握政府手中。应该降价时拖着不降,多收乘车者1块钱,这是对公民财产权的剥夺。

别看只是一块钱,背后关系着很大的公民权益。行政权力垄断着很多商品的定价,从水价到出租车价,如果每种商品和服务上“抢”一块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意味着行政权力可以随意把手伸向公民的钱包。不要小看这一块钱,如果每一次都是涨的时候多涨一些,降的时候少降一些,联动的价格再滞后一些,在涨跌的来去快慢的累积效应下,就是一笔大数字。 民众不会永远是温水里的缺乏痛感的青蛙,一次次的这种“掠夺”游戏后,累积效应下,民众没法不感到痛感了。

当然,让民众产生“被抢劫被剥夺感”的不仅有行政垄断,还有市场垄断,因为这一次拒绝“跟跌”的还有物流快递、日化产品、菜价肉价市场化行业。记得前次油价上涨的时候,第二天很多地方的菜价就立竿见影地涨起来了,理由当然是“油价上涨”导致物流成本增加,价格立刻传导到了物流成本占很大一部分的菜价上。可是,油价刚刚上涨,运输车里的汽油还都是未上涨时加的,成本怎么可能发生这么迅速的传导呢?但涨价的主导权掌握在很容易联合在一起的卖方手中,不管你信不信,价格就是涨起来了。就像现在那样,不管你信不信,油价都快三连跌了,联动的其他价格就是不跌。而且,上海不跌的理由竟然会是自打耳光的“车里的油还是未降价时加的”。  

本文章来源:http://www.lhliuzhou.com